如今,国内消费者在购买电动车时,除了考虑充电是否便利之外,还担心电动车安全性问题。此前也经常有电动车因自而上新闻,为此,各大车企也都推出了相对的应对方案。
日前,小鹏汽车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电动汽车热失控防护方法的专利。专利描述称,若车辆发生热失控时,系统可通过车载灭火装置,自动对动力电池总成进行灭火。
据专利详情介绍,热失控系统主要由传感器集成装置、储液罐、泄压阀、动力装置、内部灭火材料储藏装置以及激活控制单元等部件组成。
当传感器感应到电池热失控侦测信号时,处理器判断动力电池是否失火。如果电池发生热失控,车内搭载的灭火装置可以自动感应,直接对动力电池进行灭火作业,从而降低汽车爆炸风险。
当前,小鹏汽车尚未透露,该专利何时会进入量产阶段。但可以肯定的是,该专利一旦量产装车实用之后,将会极大提升电动车的整车安全系数,毕竟能够彻底阻绝电动车的起火风险。
此外,在5月13日,工信部发布了我国电动汽车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其中在《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中增加了电池系统热扩散试验,要求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后,电池系统在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为乘员预留安全逃生时间。
随着监管部门对于电动汽车的安全作出统一强制标准,以及各大车企的车辆安全管理技术不断推出。国内电动车的整体安全性能,也会不断提升。
小编推荐由湖北及安盾消防科技有限公司耗资千万创新研发的新能源汽车专用自动灭火装置,详细请看:
参考标准
GA 499.1-2010 《气溶胶灭火系统 第1部分:热气溶胶灭火装置》
GB 50370-2005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 7258-2017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 50263-2007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产品功能
S型热气溶胶对火灾的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般灭火剂的灭火机理主要有隔离法、窒息法、冷却法、化学抑制法,不同的灭火剂具有不同的灭火机理。热气溶胶的灭火机理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吸热分解的降温作用,另一方面是气相、固相的化学抑制作用,相互之间协同发挥。除此之外气溶胶灭火剂产物中的气相成分也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
(1)吸热分解的降温灭火作用
短的时间内气溶胶中的固体颗粒能够吸收火源所放出的一部分热量,那么火焰的温度就会降低,辐射到燃烧表面和用于将已经气化的可燃烧分子裂解成自由基的热量就会减少,燃烧反应就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2)气相化学抑制作用
在热的作用下,热气溶胶灭火剂分解的气化金属离子如Sr、K、Mg或失去电子的阳离子以蒸汽的形式存在,与燃烧中的活性基团H•、•OH和O•发生多次链反应,下面以Sr为例 :
Sr+2•OH→Sr(OH)2 Sr+O•→SrO Sr(OH)2+2H•→Sr+2H2O
如此反复,燃烧中的活性基团被大量消耗,浓度不断降低,燃烧得以抑制。
(3)固相化学抑制作用
热气溶胶灭火剂中的固体微粒能够吸附链式反应中间体•OH、H•和O•,并且催化他们重新组成稳定的分子,从而使燃烧过程的分支链式反应中断,以K为例如下:
K2O(s)+2H(g)→2KOH(s) KOH(s)+OH(g)→KO(s)+H2O(g)
K2O(s)+O(g)→2KO(s) KO(s)+H(g)→KOH
在上述的灭火作用中,几种灭火机理相互作用,协同发挥,但是气体的传输作用和金属氧化物或碳酸盐的吸热降温作用都只是起到辅助效果,而主要的灭火效果还是依靠气、固相的化学抑制作用。
技术参数
1、S型热气溶胶生产执行标准:GA499.1《气溶胶灭火系统 第1部分:热气溶胶灭火装置》
2、使用有效期:10年
3、启动方式:电启动
4、启动电流:≥0.7A
5、安全电流:150mA
6、使用环境温度:-40℃~+85℃
7、保护空间:0.3 m³
8、热气溶胶发生剂量:16g±1g
9、喷放滞后时间:≤2s
10、装置质量:150±30g(不含线束)
结构安装
应用场景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 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标题:杜绝电动车起火!小鹏新专利曝光:可自动感知灭火
地址:www.jad119.com/xfzx/693.html
Copyright 2017-2021 湖北及安盾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宜昌起源数字科技 鄂ICP备19018862号-1
地址:中国(湖北)自贸区宜昌片区生物产业园花溪路199号电话:400-009-3119传真:0717-6741877邮箱:hbjadxf@126.com